为贯彻落实开展“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”活动,4月7日下午,副校长沈忠华带领技术技能中心、教务处、质量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,到基础学院调研公共课程建设与改革情况,基础学院领导班子、各教研室主任、副主任、督导组长参加了会议。
首先,由基础学院院长林燕介绍了学院师资和各教研室课程开设情况。各教研室负责人从一年本科教学感受、存在问题,以及对本科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,汇报了目前的工作情况和课程改革设想。外语教研室提出有机整合多平台资源,开展大学英语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拓展学生思维,开拓学生视野;中文教研室将着力完善《医药文化》教材,开发数字资源,将医药文化、宁波医药文化资源、校园文化、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融入于教学中,以文化人,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;计算机教研室根据专业特点,精心选择教学案例,一次课程一个案例,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,同时建立并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案例库,从而编写适合我校职业本科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教材;数理教研室正在编写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高等数学职业本科教材,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形成立体化教学;化学教研室将持续推进职业本科教材建设,改革教学方法,加强课程思政,进一步改革教学评价方法。各教研室也提出存在一些共性问题,如本科生目前的课程密度较大,课余自主学习时间较少;学院师资力量不足,大班教学效果不如小班化教学理想等问题。
沈忠华副校长认真听完各教研室的汇报,充分肯定了基础学院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。他表示基础学院课程量大,教师数量少,各教研室对于课程建设非常用心,很好的总结了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问题,对下一步课程改革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,也有了改革的思路。对于接下来课程建设和改革工作,沈校长提出了五点建议:一是公共课建设与改革一定要高度重视。公共课程的学习是基础的基础,也是学生刚进校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阶段,课程应融入文化特色,做好课程思政建设,课堂不仅仅为了教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中育人。二是公共课程建设一定要系统推进。课程的建设要全方位思考,从师资队伍、课程教学内容、试题库建设、教材建设等方面考虑课程建设。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,职业本科要突出类型教育和层次教育,我们的类型是职业,层次是本科。要不断思考职业的味道怎么样融入公共课的教材中,要结合职业特色、医药特色,在课程建设上融入职业本科的类型和层次的意识,打开格局、提高站位。三是要聚焦质量,不断推进课程建设。公共课量大面广,应提倡因材施教,体现分层分类的教学,要提出自己的方法,包括教学改革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。同时学生竞赛是一个很好的抓手,通过学生竞赛以赛促学,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四是要改革评价方式,把过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。过程性评价并不是简单的点名,要合理设置大小作业,作为考试评价的改革。学校将专门设立新课程的课改项目,推进课程改革。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给老师提供调研、培训、进修的机会,鼓励年轻老师攻读研究生和博士。希望每位老师都能重视教学和科研,学会两条腿走路。
最后,沈忠华副校长再次感谢各教研室老师们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,认真负责,以生为本。他希望与会各位教师能一如既往的把课上好,同时把课程建设的团队带好。
2023年是学校全面深化职业本科建设极其重要的一年,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学院课程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。下一步,学院将制定详细、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,科学构建公共课课程体系、优化公选课模块化设置,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。
